邦尼配资,配资网站排名,在线配资公司,专业股票配资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陜西工人報】省總召開陜西工運學院新校區項目推進會

發布日期:2018-08-20    作者:    來源:    點擊量:11921   分享到:

白阿瑩宣布項目建設開工    

本報記者 鮮康 攝

推進會現場


本報訊(記者 薛生貴)在陜西工會十四大即將召開之際,陜西工運事業迎來了一件大喜事。昨日,省總工會召開陜西工運學院長安區新校區項目推進會,對工程項目進行了再動員、再安排和再部署。省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白阿瑩宣布陜西工運學院新校區項目建設開工。

陜西工運學院是1985年經省政府批準正式成為全日制公辦成人高等學校,隸屬于陜西省總工會。經過20多年的發展,學院現有規模設施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學院適時向省總提交了新校區建設立項報告。2009年,新校區經省總工會同意,省發改委批準,經長安區政府、西安市政府常務會通過完成選址。2016年,省住建廳核準項目選址意見書。2017年,該項目獲得省國土資源廳土地預審批復。

在項目推進會上,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仲茜指出,陜西工運學院新校區工程項目從提議、立項到推進過程的確不易。特別是近三年來省總主席白阿瑩審時度勢、把關定向,協調各個部門,克服困難,解決了不少難題,才使項目建設邁上正軌。他強調,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工會干部要有責任擔當,工程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要堅持“誠信不疑”的宗旨,要以工匠精神把學院新校區建成“匠心工程”、交鑰匙工程。

張仲茜要求,學院要按照省總確定的辦學定位和方向來開展工作。要堅持以工會干部培訓為主業,培養一批適應新時代工運事業發展、具有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工會干部。要把“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作為重要使命和擔當,要強化對我省優秀職工和產業工人的再培訓和再教育,把學院打造成培養“三秦工匠”和大國工匠的搖籃。

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郁偉指出,近年來,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簡稱“陜西地建集團”)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建設了一批民生工程和標桿工程,其生產經營業績和發展質效躍居省屬企業前列。他要求,陜西地建集團要在項目建設中一如既往地發揮自身優勢,力爭該項目早日完工,發揮實效,把該項目建設成為全省安全生產的標桿工程和民生工程。

陜西工運學院黨委書記余華介紹了項目情況,工程建設單位陜西地建集團紀委書記成生權作了表態發言。

據悉,新校址總投資約4.2億元,建設工程項目總規模214.5畝。一期投資2.36億元,占地100余畝,工期預計兩年,建成后可滿足300到500余人的學習和生活需要。教學區主要功能包括陜西工運史陳列館、三秦工匠勞模陳列館、勞模工作室、實景互動教學室、職工輿情分析與工會新聞發言室、職工心理健康教學模擬室、職工技能競賽室、勞動爭議仲裁室、勞動保護實訓室、集體談判模擬室、維權談判室、工會財務與經費審查實訓室等。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吳志毅、張永樂、丁立虎、張劍、趙霞、劉偉等出席。省總機關各部門、各省級產業工會、省總直屬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工程建設方和施工方等相關單位200余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