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李曉東在富平縣鹵泊灘調研時指出鹽堿地綜合治理大有可為
本報訊 (記者 王永鋒)近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曉東在富平縣調研鹵泊灘鹽堿地綜合治理情況時指出,鹽堿地綜合治理對增加耕地面積、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建設和諧生態意義重大,大有可為。調研中,李曉東一行考察了省國土資源廳鹵泊灘萬畝鹽堿地綜合整理治理示范工程現場,當他了解到經過治理后的鹽堿地玉米畝產達到600公斤、棉花畝產200公斤時,高興地對隨行人員說,這真是個奇跡!
在10月6日舉行的座談會上,李曉東一行聽取了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有關鹵泊灘綜合治理情況工作匯報,了解了省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西安理工大學關于鹵泊灘鹽堿地綜合治理的和諧生態模式研究的進展情況。李曉東在充分肯定了鹵泊灘鹽堿地開發治理工作后指出,鹵泊灘鹽堿地整理治理,沒有拘泥于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大膽嘗試,勇于實踐,成功治理了萬畝鹵泊灘,變廢為寶,增加了耕地面積,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特別是對鹽堿水進行了利用,是一件利國富民的好事。省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西安理工大學科學總結鹵泊灘治理實踐和機理,提出了“改排為蓄、水地共處、和諧生態”的鹽堿地綜合治理模式,為鹽堿地綜合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要大力推廣,以提高我省鹽堿地綜合治理水平,為農民增收致富、為農業和農村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