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配资,配资网站排名,在线配资公司,专业股票配资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科技日報】農村廢棄宅基地整治:因地制宜分區實施

發布日期:2010-09-30    作者:    來源:    點擊量:8832   分享到:

[導讀] 據了解,近十年來,陜西省各市、縣零星或者小規模通過應用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集成技術,整治廢棄宅基地22萬畝,凈增耕地19.2萬畝,實現糧食年產值2.44億元。

農村土地整治是土地整治與農村的結合,既包括農田、村莊、工礦用地及閑置未利用地的專項整治,也包括田、水、路、林、鎮、村、宅多要素復合區域性綜合整治。近年來,已成為我國國土資源大戰略,尤其是農村廢棄宅基地整治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質量參差不齊。
土地整治作為盤活存量土地、強化集約用地、適時補充耕地和提升土地產能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廣泛重視。而農村土地整治是土地整治與農村的結合,既包括農田、村莊、工礦用地及閑置未利用地的專項整治,也包括田、水、路、林、鎮、村、宅多要素復合的區域性綜合整治。
近日,由陜西省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和西安理工大學經過20年研究與實踐,探索出的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集成技術及典型模式,已通過陜西省科技廳鑒定,為陜西省農村廢棄宅基地復墾與整治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理論指導。
業內專家認為,其可貴之處就在于從實踐中來。它回答了“村子怎么拆、怎么設計,以及整治出的土地如何利用”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加快,各地農村發展差異顯著,土地利用問題也不同,尤其是農村土地整治中廢棄宅基地整治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質量參差不齊,因此,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區實施。
“拆房”和“平地”后的農村廢棄宅基地,通過集中整治可以用于農業、林業和建設用地,而零散整治的,能作為建設花園、苗圃、新宅基地用地等。
據統計,我國現有64萬個行政村、330萬個自然村,全國農村居民點面積2.48億畝,人均229平方米,戶均1畝。農村土地整治潛力可見一斑。
以陜西省為例,窯洞原是當地特色,最大特點就是占地面積大,每戶占地0.5畝—1畝,如今,卻成為他們的痛,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約有80%的農戶告別窯洞,遷入新居,造成大量廢棄窯洞,不僅浪費土地,影響村容村貌,且存在安全隱患,幾乎每年都有人畜失足落入其中。
為解決此問題,銅川市阿堵寨村采用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集成技術,將占地130多畝的窯洞進行整治后,不僅新增120多畝耕地,還利用該土地種植小麥、玉米,每年為村里增收10萬元左右。
陜西省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總經理韓霽昌強調說,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集成技術就是把調查、規劃、設計、施工等已經很成熟的技術,集成在一起進行綜合利用,形成了有效、實用技術。
據了解,近十年來,陜西省各市、縣零星或者小規模通過應用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集成技術,整治廢棄宅基地22萬畝,凈增耕地19.2萬畝,實現糧食年產值2.44億元。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廢棄宅基地情況迥異,以窯洞、土坯房等廢棄宅基地為主的陜西省,和江蘇、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不同,但廢棄宅基地整治理念、技術集成方法仍具有推廣性,各地可以結合自己的實踐學習借鑒。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玉林所說,農村土地整治潛力很大,但是區域的差異性也很明顯,要加強區域典型示范研究,再結合區域實際,探索出適合當地的技術支撐。  (胡麗娟)(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