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陜西省黃河西岸(韓城段)土地開發造田工程建設動員會在韓城市下峪口召開,標志著實施總規模310萬畝、估算總投資713億元的陜西省重大土地整治項目五大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這是迄今為止陜西省為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政策,保護耕地提升質量而實施的規模最大的土地綜合整治工程。
按照中央對耕地保護工作的要求,實施更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依法依規做好耕地占補平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陜西省委、省政府在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用地工作中,嚴格落實“以補定占、先補后占、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耕地占補平衡政策,省國土資源廳科學謀劃,提出在2015至2025年系統實施陜西省重大土地整治項目五大工程。
五大工程主要對榆林、延安、渭北、沿黃河西岸及大西安地區土地進行綜合整治。其中包括榆林110萬畝噸糧田工程(旱地66萬畝,水澆地44萬畝),延安30萬畝土地整治工程(旱地18萬畝,水澆地12萬畝),渭北坮塬區100萬畝土地整治工程(旱地30萬畝,水澆地70萬畝),沿黃(河)20萬畝水田兼濕地工程,大西安地區50萬畝旱地改水田(兼濕地)工程。
五大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等。工程完工后,將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耕地數量,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為陜西省區域統籌、城鄉協調、人地水和諧發展搭建新平臺,拓展新空間。陜西省將統籌整合耕地開墾費、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資金、國家相關補助資金、涉農相關資金等,確保五大工程建設。
按照“試點先行、示范帶動”的原則,五大工程的主體建設單位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先期投入資金啟動并完成了試點項目建設。
榆林市榆陽區岔河則鄉岔河則村土地開發項目,規模5612畝。該項目充分運用砒砂巖與沙復配成土技術,實現新增水澆地5381畝。種植的土豆畝產超過8000斤,玉米單產平均超過2000斤。
延安南泥灣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總規模8867畝。項目實施后,水田由原來的30余畝低標準改增為1500畝高標準,其它地類整治為高標準水澆地,共恢復棄耕土地超過4000畝。項目建設結合南泥灣紅色旅游資源,重現了“陜北好江南”的大好風光。
寶雞隴縣河北鎮蘭家堡村土地開發項目,建設規模1173畝。實施后新增水澆地1104畝,社會、經濟、生態三大效益兼顧。
渭南市大荔縣范家鎮土地整治項目,實施規模7980畝。項目開創了濕地保護與耕地保護相結合、濕地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土地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的土地整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