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麻省理工學院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現場
陜西傳媒網訊(記者 王皓)9月26日至27日,第四屆麻省理工學院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在陜西西安召開。本屆論壇以“科技創新”和“土地工程與鄉村振興”為主題,旨在國際范圍內推動土地工程前沿領域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共同探索土地工程科技創新成果與鄉村振興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新方法,為實現生態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創新發展思路。
本屆論壇由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陜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陜西省科學技術廳主辦,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產業聯盟(MIT-ILP)、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簡稱“陜西地建”)和長安大學土地工程學院共同承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周衛健,中國工程院院士湯中立、孫九林、陳學庚、康振生、趙春江,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奧地利科學院院士張曙光,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首席研究科學家高翔,麻省理工學院助理研究員薩姆·卡利希等人出席本屆論壇。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等有關專家學者,承擔土地領域國家重大研發項目負責人,以及部分?。▍^、市)自然資源系統代表等500余人參加。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講話
康振生院士指出,麻省理工學院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作為中外土地工程領域相互分享智慧、凝聚共識、密切合作的重要平臺,有效地推動了前沿科學同土地工程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土地事業的長足發展。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充分利用此次論壇的橋梁和紐帶功能,為土地科技創新和孕育學科發展出謀劃策,助推土地工程事業又快又好發展,為實現綠色發展及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獻計獻策。
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講話
沙愛民表示,長安大學將聯合陜西地建,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和資金投入,瞄準土地工程學科前沿,面向生態文明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等戰略需求,培養尖端創新人才,系統研究土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土地工程技術理論和關鍵技術,為自然資源生態修復技術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麻省理工學院企業關系辦公室項目主任趙曉宏表示,本屆論壇為中外土地工程領域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高起點、大范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通過共商共建共享,聚眾智匯眾力,深挖細挖合作潛力,開展全方位、開創性的合作研究,必將打造中外產學研用結合的新典范。
與會專家學者、嘉賓代表齊聲高歌《歌唱祖國》
開幕式上,與會專家學者、嘉賓代表全體起立,搖動紅旗,齊聲高歌《歌唱祖國》,激昂的歌聲在學術交流中心報告廳內回蕩。
隨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陳學庚、趙春江,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奧地利科學院院士張曙光,納克曼·謝雷夫等40余位中外院士專家圍繞信息化與土地安全、土地工程助推鄉村振興、區域生態系統治理修復等主題作了精彩報告,力促土地工程科技創新成果與鄉村振興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強化鄉村振興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