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配资,配资网站排名,在线配资公司,专业股票配资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西部網】第三屆麻省理工學院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召開

發布日期:2018-11-12    作者:    來源:    點擊量:10085   分享到:

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召開。

西部網訊 11月8日,第三屆麻省理工學院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在陜西西安召開。本屆論壇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探索系統科學、材料工程在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中的創新應用,共商綠色發展大計。

論壇以“材料工程與山水林田湖草”為主題,旨在探討新材料在自然資源、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利用中的發展和應用,探索引領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的技術、模式,恢復和提升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服務功能,搭建國內外專家深化合作的廣闊平臺,拓展土地工程領域創新共進渠道,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本屆論壇由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陜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陜西省外國專家局、西安浐灞生態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產業聯盟、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簡稱“陜西地建”)、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承辦。麻省理工學院有關專家、教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西安局、省級相關部門及省內外國有企業領導、有關高校專家教授、承擔土地領域國家重大研發項目負責人、有關省(區、市)國土資源系統代表等共計300余人參會。

本屆論壇主題內容選擇更有深意、研討交流形式更加豐富多樣、交流界別領域持續擴大、關注度和參與積極性高過往屆,中外專家齊聚一堂、氣氛熱烈,思想交融、成果豐碩。省國資委主任任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代表單衛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業關系辦公室項目主任趙曉宏等出席了本次會議。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雷鳴雄主持大會開幕式。

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召開。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在大會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探討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新思路,為學術思想激蕩碰撞、科學技術互聯互通,提供了一個高水準的交流平臺,必將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我們鼓勵陜西地建等省屬大型企業打頭陣、當先鋒,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實施的富平石川河綜合治理、渭東新城污損土地修復等工程,已經成為全省生態修復治理的樣板工程。希望陜西地建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鐵軍擔當精神,全面加快高精尖技術創新速度,為促進陜西追趕超越作出更大的貢獻。

省國資委主任任國表示,近年來陜西地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尤其是在土地綜合整治和山水林田湖草修復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陜西國企踐行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新發展理念發揮了骨干和表率作用,希望陜西地建繼續履行好國有企業職責,繼續堅持科技創新,提升科研水平,為三秦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在講話中指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核心要義是樹立自然價值理念,確保生態系統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要從過去的單一要素保護修復,轉變為以多要素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升為導向的保護性修復,要統籌考慮自然生態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進行系統保護、宏觀管控,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分類施策、標本兼治。要充分發揮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權威智庫和企業等創新平臺的作用,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

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代表單衛東在講話中提到,加強山水林田湖草各類自然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整治是自然資源部的一項重要職責, 希望與會專家攜起手來,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的知識創新和前沿技術,特別是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的材料工程技術深入探討,為不斷提升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為建設富饒美麗和諧的人類家園做出貢獻。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業關系辦公室項目主任趙曉宏表示,本次創新論壇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兩屆,希望雙方能挖掘更多的潛力,充分利用麻省理工學院在相關領域的最新最先進研究成果,開展富有開創性的合作研究,來解決當下的挑戰和未來可預測的需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奧地利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科學院院士張曙光,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揚等11位中外專家學者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途徑、材料科學應用、土地整治與土壤污染修復、區域生態系統治理修復等主題作了精彩報告。

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召開。

11月9日,與會國內外專家參觀了陜西地建“四大中心”和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點實驗室浐灞土體有機重構核心實驗區,進一步了解陜西地建在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進步。

陜西地建作為土地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義不容辭扛起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始終秉承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的理念,以土地工程技術帶動現代農業、土地綜合開發和流域綜合治理,促進生態恢復治理和區域性生態整體改觀。

多年來堅持實施創新驅動和科技引領戰略,以問題導向搞科研,形成了“理論研究—技術創新—集成示范—應用推廣”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確立了陜西地建在土地工程行業內技術領先地位。先后建成了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點實驗室等九大科研平臺;與長安大學共建了全國首個土地工程學院,雙方聯合申報的土地整治工程本科專業獲得了教育部批準,構建了土地工程本科-碩士-博士完整的培養體系;建成全國唯一的省級土地整治工程技術研究機構——陜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全國首個以土地整治工程為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近年來,陜西地建積極貫徹中省關于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的部署要求,堅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整合資金政策,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工作。先后開展實施富平石川河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渭東新城污損土地治理、潼關金礦區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等項目,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協同發展,成為陜西乃至全國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的樣板工程,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格局,為助力生態國土、綠色三秦建設,推動區域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美麗中國建設不斷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