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配资,配资网站排名,在线配资公司,专业股票配资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重要資訊

同筑共贏之路

陜西更深更廣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發布日期:2021-09-07    作者:    來源:    點擊量:3573   分享到:

如果沒有疫情,每月往返于西安與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是斯里姆生活的常態。

昔日西北大學的留學生,如今是陜西絲路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哈薩克斯坦分公司總經理,斯里姆親眼見證了“一帶一路”給中哈兩國帶來的繁忙與機遇。

9月2日9時,記者通過微信聯系到斯里姆時,他正忙著對接商戶,推廣絲路城跨境電商平臺?!跋挛邕€要走訪企業,尋找更多綠色優質農產品,幫助當地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在物理距離三四千公里外的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斯里姆一天的日程安排得很緊。

“哈中兩國交通更加便捷,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運送的跨境貨物4小時就能順利通關,貿易往來用人民幣可直接結算……”講起“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的變化,斯里姆如數家珍。

“‘一帶一路’不僅讓我遇到了目標一致的中國合作伙伴,更讓我在家鄉找到了工作方向?!彼估锬氛f,“疫情發生以來,我的工作重點就是拓展線上銷售,因為疫情前哈薩克斯坦人沒有線上購物習慣。中國的市場很大,我們想把絲路城跨境電商平臺發展成為哈薩克斯坦第一大電商平臺。”

走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8年,“一帶一路”從“大寫意”到“工筆畫”,陜西緊抓歷史機遇,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全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動力、添活力。

民心相通

“軟聯通”拉近“心距離”

斯里姆遇到的“目標一致的中國合作伙伴”,是陜西絲路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元朝輝。

從最初簡陋的“代購”到如今頗具規模的跨境電商交易平臺“絲路城”,哈薩克斯坦女婿元朝輝和妻子阿妮塔從事跨境貿易6年時間?!叭ツ晔芤咔橛绊?,哈薩克斯坦不少實體店關門,我們與哈薩克斯坦當地2000余名‘網紅’合作,通過社交媒體推廣數碼、家電、家居等產品,取得了可觀收益?!痹x說,2020年他的企業營收達13億元。

“絲路城”不僅為阿拉木圖、卡拉干達兩地的年輕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更將電子商務帶到了這個國家,促進了哈薩克斯坦電商的發展。2020年12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首屆“絲路友好使者”盛典上,元朝輝和阿妮塔夫婦因帶動中哈跨境電商發展獲獎。

在頻繁往來中哈之間,元朝輝和阿妮塔不僅是“一帶一路”沿線經貿活力不斷增強的見證者,更是推動和踐行者?!伴L安號開到哪里,我們就把商品賣到哪里?!边@是夫妻倆共同的心愿。

“每當別人問我的媽媽,什么是‘一帶一路’?我的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女婿就是‘一帶一路’。”阿妮塔如是說。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

8年來, “一帶一路”建設,正以“軟聯通”拉近“心距離”。

——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楊凌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品牌展會投資貿易促進功能持續提升;陜西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成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盟,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家機構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關系,建立了19個國家級、71個省級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基地;陜西已成為中亞國家學生首選出國留學目的地之一。

——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向15個國家22個國際友城,17個國家26個陜籍海外僑社團組織,我駐外使領館,15個國家陜籍海外留學生以及4個友好組織等捐贈價值686萬元的各類抗疫醫療物資。省內醫療機構先后與40余個國家開展網絡視頻學術交流,向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經驗。

……

人文交流愈加密切、參與主體愈加多元、多種經貿活動不斷深化、金融支撐發揮作用,一個個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的筑夢藍圖,越來越清晰。

蓬勃生機

國際合作不斷走向深入

一粒種子,有著怎樣的力量?

今年“三夏”期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張正茂忙得不可開交:他一邊要現場指導學生開展小麥科研試驗材料收獲作業,一邊要通過微信指導中哈農業科技示范園進行農作物耕種。

今天,循著“一帶一路”,以交流培訓為紐帶,楊凌的農業新技術、農業新品種源源不斷“飛”出國門,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注入了現代農業的“中國元素”。借助農業新技術示范交流新引擎,陜西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交往合作更加寬廣,推動上合農業技術交流培訓基地建設從我國單邊倡議成為成員國的集體行動。2020年10月22日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在楊凌正式揭牌,截至目前,已先后與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活動300余項,在哈薩克斯坦等國建設了6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從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到能源、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合作,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產能合作在提速的路上行穩致遠。

瞄準中亞、東南亞、南亞等重點地區,助力“雙循環”,以延長、陜鼓、法士特等為代表的陜西龍頭企業加快布局海外市場。截至目前,白俄羅斯法士特馬茲公司生產線建成投運。上半年,陜鼓已獲得菲律賓、俄羅斯、土耳其等冶金、能源、化工領域數十項海外項目訂單。與此同時,中俄絲路創新園、中韓(陜西)產業園等一批國際產能合作園區競相發展。其中,哈薩克斯坦愛菊糧油工業園、吉爾吉斯斯坦中大工業園區列入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統計監測名錄。此外,陜西認真落實外商投資法,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增強外資吸引力,三星、施耐德等世界500強企業在陜投資設立121家外資企業。截至2020年底,全省253家境外企業累計實現對外投資58.6億美元,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17.7億美元。

8年的發展與奮進,千年絲路煥發出蓬勃生機。

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19.8%,共建設“海外倉”46個。今年前7月,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保持活躍態勢。

共建共享

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6月底至7月初,西安港捷報頻傳:首列長安號(西安—巴黎—北非三國)班列、西安至英國伊明漢姆班列以及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日韓過境貨物首列測試專列陸續從西安國際港站發車,這三條線路相繼開行,是長安號發運史上的新突破。截至9月5日,長安號今年以來已開行2700列,同比增長8%。

在斯里姆眼里,“長安號就好像一個移動的大倉庫?!?5條國際線路,覆蓋44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中亞、南亞、西亞及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15條“+西歐”集結線路,輻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等主要貨源地;正加速建設的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猶如這群“鋼鐵駝隊”的集散港灣,鐵鐵、空鐵、海鐵等多式聯運業務相繼展開……一列列滿載特色貨物和異國風情的長安號,不僅打通了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國貨物走出國門的大通道,更改變著陜西乃至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系的格局。

中國企業以中歐班列為依托,與沿線國家共同合作開展園區建設、資源開發等工作,不僅擴大了貿易流通、拓寬了產品銷路,也助力了當地的基建和企業擴大再生產,實現雙贏。

8年來,在這條開放包容的大路上,汽笛轟鳴、列車穿梭、飛機呼嘯……今天的“一帶一路”,已成為一條覆蓋陸路、空中和網上多維度的立體通道,源源不斷的貨品、資金、技術在這些通道中流轉,共建“一帶一路”使沿線國家人民更具獲得感。

立足新發展階段,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陜西將攜手各方,聚焦重點、深耕細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推進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記者:王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