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楊涇茂)近年來,陜西省注重運用系統化的土地綜合整治技術,解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緩解土地生態環境壓力。
昔日基本斷流的富平石川河,經過兩年多的生態綜合整治工程建設,如今又恢復了碧波蕩漾、兩岸綠樹成蔭的景象。最近,受邀參加麻省理工全球創新(西安)論壇的中外土壤和土建專家對這里的土地整治生態修復工程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安德魯?惠特爾:“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工程,是一個成功的河流綜合整治工程。我非常激動能夠看到石川河經過整治后重新煥發生機,變得景色宜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石川河沿線砂石場盛行,河道污水橫流,垃圾堆積。2013年,富平縣政府和省地建集團啟動了石川河城區段綜合整治項目,如今濱河公園、濱河道路等工程已全部建成開放。
近年來,我省針對陜北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關中地區土壤污染和鹽堿化等突出問題,先后開展了榆林毛烏素沙漠治理工程、延安治溝造地工程、渭南鹵陽湖鹽堿地治理等大項目,以省地建集團為主實施的退化及未利用土地的治理、荒廢土地利用和土地生態修復等工程,已為陜西新增可利用土地面積36萬畝,有效緩解了土地占補平衡等突出矛盾。同時,省地建集團聯合長安大學和西農大學,來解決土壤污染等“土地病”。
省地建集團副總經理李玲:“通過我們對土地的修復以及改良,直接提高了我省耕地的質量和數量,提高了老百姓的收益,也帶動了區域的一些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通過對土體的有機重構,解決了土壤的生態問題,對我們整個生態環境的治理,也起到了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span>